孙悟空能力的确很强,却没有获得别人的尊重
《西游记》中,不管怎么说,孙悟空的能力是很强的。自从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处,通得法性,会得根源,又学会七十二般变化,习练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,悟空上天入地,少逢对手。这猴头:
欺得了四海龙王,闹得了十殿阎罗;
打过巨灵神,揍过三太子;
九曜星君临阵不敌,四大天王莫奈其何;
惠岸行者久战不胜,二郎真君方赢;
火烧雷劈毫毛难伤,老君丹炉抟炼不毁;
王灵官阻挡不住,雷部将全无惧色;
一条如意棒搅动风云,十万天家兵愁容惨淡。
最后,玉帝请来西天如来,用五行山才镇压了他不能动弹。
论单打独斗,悟空甚至比天廷大多数神仙本事都大。按道理说,人们应该尊重能力比自己强的人,可是在孙悟空这里却恰恰相反。整个天廷真心敬佩悟空的,恐怕就是哪吒和二郎神两位,其他的人表面上对悟空客客气气的,见了面“大圣长,大圣短“的,背地后里就开始叫“弼马温”,“猴头”,从来没有真正把他当个人物。
这是个什么道理呢?是悟空长得太矮,形象不好?还是悟空性格散漫,整天嬉皮笑脸,不庄重?还是因为悟空没有正式编制?难道说一个人让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强,也无法获得他人的认可吗?悟空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探究的特点呢?搞清这一点,对于我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,过得更舒心是有现实意义的。
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能力更强的人不尊重孙悟空情有可原,能力差的也鄙视悟空是几个意思?
《西游记》中瞧不上孙悟空的有这样几类人:
1、地位比悟空高,能力比悟空强的,比如说观音菩萨,言语之间对他不尊重倒有情可原。
比如说第15回,悟空在蛇盘山鹰愁涧被观音戴上了金箍,悟空大骂观音害他,观音也不惯着他,张口就教训他:“我把你这个大胆的马流,村愚的赤尻!我倒再三尽意,度得个取经人来,叮咛教他救你性命。你怎么不来谢我活命之恩,反来与我嚷闹?”
观音菩萨的地位和能力实则都比悟空更高,对他丝毫不用客气。
2、地位比悟空高,但能力没有悟空强的,比如天廷诸神将。在大闹天宫时,他们跟悟空都伸过手,都拿不住悟空,原是没有资本鄙视悟空的。但是他们有正式的编制,他们自己不行,不意味着整个天廷体制不如悟空,在人们的评价体系里,天廷体系依然是至高无上的,而他们自己正是这个体系的一个部分,他们不是代表自己来瞧不起悟空,而是代表天廷来瞧不起悟空。
广目天王再者,即便他们的本事不如悟空,可他们的福利待遇、居住条件、享受的特权都要比悟空强,凭着这个他们的眼睛里面也不会容得了悟空。若悟空从来没有加入过天廷体系,大家没有得比较,还到好说。可是他曾经接受诏安,当了天廷地位最卑贱的御马监弼马温,这样就有了比较,谁的官都比他大了。天廷里的那帮神仙,只以官职大小论是非,你本事再大都没有用,人家官大一级压死你,叫你往东,你不能往西,还怕你本事大!更何况孙悟空还有前科,官被撸了,在五行山监狱蹲了五百多年,如今啥也不是,身份地位就更加低了。
后来孙悟空投靠佛界了,天廷内神仙不敢明目张胆地瞧不起他,怕惹起外交问题,也怕惹急了悟空,现场挨揍的,表面上对他客气,但是骨子里的评价体系还是以前的。
第16回中,悟空上南天门借避火罩,广目天王对他友善归友善,也不过当他是个猴儿,虽然本事不如他,但是广目天王有正经编制,是四天王天西方天主,对于悟空这个没有正式身份的野猴子也是瞧不上眼。借出去了宝贝还担心悟空给他赖下了。
那天王笑道:“这猴子还是这等起不善之心,只顾了自家,就不管别人。”行者道:“快着,快着,莫要调嘴,害了大事!”那天王不敢不借,遂将罩儿递与行者。
赛太岁3、还有一类是佛界天廷被临时借调到取经项目的神仙、坐骑,比如第71回中的金毛犼,它是观音的坐骑,虽一时离开正式岗位,但是他只是下基层锻炼的,回去之后要继续工作,甚至说是立功升职。对悟空的态度就相当不友好:
那妖王听他说出悟空行者,遂道:“你原来是大闹天宫的那厮。你既脱身保唐僧西去,你走你的路去便罢了,怎么罗织管事,替那朱紫国为奴,却到我这里寻死!”
这些神仙、坐骑虽然没有现权,可是他们依然有体系的背景。自己如今在基层干着苦逼的工作,但他们内心是高傲,觉得自己跟下面这些虎狗猫鼠是不一样的,自己的身份依然是高贵的。对于悟空这种有本事有能力的人,他们也很难看在眼里。
黑熊精备考多年4、还有一类是自己不在天廷体系之内,经过多年修炼,准备考取编制,身不在仙佛两界,但是评价体系早已经看齐了。仙佛两界瞧不上的人,我也瞧不上。就比如第17回中的黑熊精,悟空在他面前自夸“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,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!”,但黑熊精却笑道:“你原来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?”直接戳了悟空的肺管子,二人便大打出手。
5、一些被天廷开除的成员,即便失去了天廷体系的一切支持和保护,可是天廷给他们带来的优越感依然不能完全磨灭,语言上依然瞧不上悟空。就比如归化之前的八戒,一听到悟空的名头,他也害怕,嘴上却说:“你不知道。那闹天宫的弼马温,有些本事,只恐我弄他不过,低了名头,不像模样。”
下剩的,对悟空能够表示尊敬的只有天廷体系中最最基层的土地、山神这些鬼仙了。他们虽然隶属于天廷体系,但是地位低下,就是被悟空欺负了,天廷也不会为他们出头,反而会一味用工作纪律来管制他们。这样只能哄着悟空,把他伺候好了,不惹麻烦才是上策。
哪吒诸位神仙中唯独肯真心对待悟空的只有两人,一个是哪吒,一个是杨戬。杨戬对悟空有的是相惜之心。他生性高傲,不屈权贵,对玉皇大帝也是听调不听宣,也未必真就瞧得上悟空这种野猴子。只是在大闹天宫一战,二人棋逢对手,有些惺惺之意。再者自己胜了悟空,是缘老君暗算相助,有些胜之不武,自己心中有些亏欠。后来捉拿九头怪的时候,二郎神愿意出手相助。
哪吒则是打心眼里真心对悟空,只二人初次交手的时候,悟空变化假身,真身赶到哪吒脑后,按说悟空完全可以对哪吒来个大开瓢,一棍子打他个脑壳开花,但是悟空只打了他的左膊,放了他一条生路。人对阵,知道这个好歹,领了悟空的这个人情,之后一直想办法在报答悟空。平顶山遮天,哪吒自己借皂雕旗,拿牛魔王调自己家将,捉白鼠精规劝父亲,都是哪吒的一片真心,难能可贵。
悟空不是没有本事,他的本事大着呢,却有一大波神仙瞧不起他,不是这些神仙本事比他强多少,而是因为他们背后有天廷体系,任何与他们作对的人,就是与天廷体系作对。与天廷体系作对,这是任何一个个体难以承受的。
太白金星城府很深
悟空凭本事单打独斗,下场很惨,投靠佛界,才成正果
按照悟空的本事,不予天王当当,也得给个九曜星、五方将当,可惜天廷的编制有限,也有晋升路线,不能按能授职。悟空一开始没有想进入天廷体制,后来进去之后才发现这一点。他无法忍受自己屈居这个鼻屎大的职位上熬年头,浪费青春岁月,于是辞职不干了,除非玉帝给自己与能力相当的位置。
毕竟玉帝心里是有数的,悟空确实是个人才,如果完全放任他,他会做出一番事业,对天廷形成威胁,这是玉帝所不愿意看到的。可是玉帝也不想用悟空,因为天廷不需要继续发展了,不需要一个有本事有能力的人来破坏其运行规律了。太白金星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,给他一个闲散的位置,养着他,把他养废,就天下太平了。“名是齐天大圣,只不与他事管,不与他俸禄,且养在天壤之间,收他的邪心,使不生狂妄,庶乾坤安靖,海宇得清宁也。”
这样肯定不会长久,七仙女无意说破其中奥妙,悟空才知道自己被天廷耍了,这下彻底与天廷决裂了,准备自己拉山头,单打独斗。
没有强大的组织,黑化也没有鸟用,纯粹自寻死路
可单打独斗哪有那么容易?天廷在三界之内经营这么多年,遍满十方世界都是其势力范围,不说是有本事的人有多少,只是真闹起来了,平庸一哄而上,数量上也还是占优势。你再有本事,浑身是铁,能打几颗钉?而且,即便是天廷没有人了,但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,能够调动的资源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。
这不,悟空很快就被天廷请来的西天佛老所镇压。
直到悟空最后投靠佛界,这才算有了正式组织,靠着做好一件事——护送金蝉子取经,即刻获得了佛果,成为了西天佛界的一部分,得到了人们的认可,福利待遇以及权势甚至让天廷的人艳羡。天廷诸仙哪一个见面不敢高称佛号的?尚敢提弼马温旧事乎?
也变得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看了同样走单打独斗路线,但是形式平和的五庄观观主镇元子也不能成功。虽然自己手里掌握有天地灵根人参果树,吃了可以四万七千年,与下等蟠桃可以相比,但终是没有成就气候,苦心经营千万年,最后才只有四十八个徒弟,连上他自己个也不过是个七七之数。没奈何,他最后也走了归化的道路。
悟空的这种经历也是《西游记》作者吴承恩的经历。吴承恩聪慧,博览群书,多才多艺,他是绝对有能力的,但是就是没有官运,科考二十多年没有中举,人到中年才补了一个岁贡生,中间他所经历的人情势利,恐怕只有饮水人自知了。
他曾短暂进入官场,先后当过九品长兴县丞和六品潞安府通判,对应悟空先后当过的弼马温和看守桃园的齐天大圣,却被人诬陷下狱,这是对应悟空被压五行山。
晚年之后他投靠在蕲州荆王府门下做,这才有了庇护。又与的叔叔樊山王结为好友,在物质和地位上才有了保障,能够在此处安心写《西游记》。
个人也是如此,能够单打独斗打出来的人是少之又少,即便是有了点成绩,遇到更大的组织竞争时,照样要灰飞烟灭,留给个人的出路恐怕没有那么多的。